bj这几天多校划片的事闹的沸沸扬扬,相信大家也在网上看到了在西城jw门口无奈哭诉的家长。谁也不想遇到这样的事,所以未雨绸缪,就尤为重要。
试想下,如果深圳将来也跟进多校划片政策的话,哪里会比较安全呢?
一、全国主流多校划片方案 首先看下全国主流的划片方案,都是按什么规则在划分,看能不能从中借鉴一些经验。楼癫大概找了下,下面三种划分方式参考价值比较大。
图1:广州越秀区学区划分方案
1.本省省会广州学区最强的越秀区:大体以居住地5公里范围内分组,每组内3-4所小学,对口12所初中,基本就彻底打散了,所以广州是没什么学区溢价的;
图2:广州越秀区学区划分位置举例
2.本市唯一施行多校划片的龙岗区:以街道办划片,同一个街道办内的中小学都可以报名。这里学校数量也不少,一个大学区里有5-10所学校。
图3:深圳龙岗区学区划分方案
虽然目前还是必须优先报原对口学校,但是毕竟是本市唯一提到多校划片的区,所以划分方式最值得注意;
3.全国最强的bj西城区:以村组、街道小范围划片,基本小学4-7所一组,初中7-9所学校一组,如果紧张甚至会跨学区派位。
图4:bj西城区学区划分方案
海淀也是类似的划分方式,但是海淀学校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2所小学一组的有,10所小学一组的也有,初中也是一样;
从上面的三种划分方式中也可以看出来,分组内的学校数量其实是比较大的。
单纯选名校扎堆已经不保险了,因为很少有一个片区5-8所学校都是比较好的,所以这时候策略和选筹都重要。
二、选筹原则及学区推荐 楼癫建议的原则是:不要追求绝对的安全,而应该追求在大概率上相对安全。
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要追大概率不去差的学校,而不是把目标定在某一两所名校。
具体操作层面,要注意如下三点:
1.选择名校扎堆,最好是≥3所,在本市最好是在同一个街道办内
2.选择片区内中游名校,不要选择最好的那所
3.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选择学位宽松的地区
图5:深圳名校和培训机构分布图
再具体一些,有如下几个地方:
1.福田香蜜街道:整个香蜜街道只有教科院附中附小比较差,其它的福外、侨外都是全市前20的好学校,深高、明德甚至是全市前十的学校,溢价也是全市最高之一。
这块目前是全市最兼具居住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地区,而且福外和明德都不紧张。所以选择福外和侨外,尤其位置更中心的侨外,几乎是没什么风险的。
图6:福田区街道划分
2.南山科技园松坪:这块都属于高新街道,整个街道内唯一的差学校就是松坪,其他都是南山最强的南外系,所以是南山成绩上最稳妥的地区。
这块的科华溢价高成绩不好,高新和文华成绩又很好,所以如果选择大冲学校几乎没什么风险。
图7:南山区街道划分
将来即使多校划片的范围大一些,这里向东向北都比较割裂,概率不大。那不论向南(南二外/深圳湾)还是向西(麒麟中学)都是好学校,也没什么风险。
图8:南山区初中学区划分
3.后海蛇口地区:这一块属于蛇口、招商和粤海街道,包含有育才系几所学校、南二外系几所和北师大、深圳湾和蛇口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较好。
这块里南二外学区成绩最好,学区溢价是南山最高的;成绩最差的就是北师大、深圳湾(对,就是深圳湾,成绩虽然差点,但溢价就是高)、育才太子湾和蛇口学校。
如果选择中游的育才系和学府,几乎没什么风险,反正旁边是溢价最高的南二外和深圳湾。
4.福田百花-园岭:这块目前是全市最强的学区房,主要由深实验、红岭和荔园集团构成。
但是片区只有学位属性而无居住和规划的优势,所以在面临学区政策波动时是弱于前面三个地区的。
图9:福田区初中学区划分
而且因为深实验成绩和溢价都要远远强过红岭和荔园,尤其和实验同在园岭街道的还有很乱的八卦岭,所以这块是坚决不能买实验的。
最好的选择是红岭和八卦岭,他们俩几乎不会吃什么亏。
5.新安宝中集团三校:这块其实都是宝中集团的三个分校,但是因为好学校数量少,只有宝中本部和外国语的成绩好,如果划片范围大就会吃亏,所以稳妥性要弱于上面四个地方。
图10:宝安区新安街道及周边学区划分
最好的选择其实就是带宝中实验分校的尖岗山壹号,但是因为已经卖完了就只能等以后的二手了。
图11:宝安区街道划分
6.宝安中心:和上面的宝中集团三校,同属于新安街道办,如果以街道办划分,不吃亏。
另外,宝安中心事实上和老新安比较割裂,不放在一个学区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宝安中心单独为一个学区,他自己也有宝安实验、海韵和即将降生的宝中集团海天学校三所好学校,辖区内已经做到了好学校全覆盖。
因为学校质量要弱于前面5个地方,小学的差距更大,所以把宝安中心排在最后。
综上,上面这六个地方都是楼癫仔细挑选过,最不怕多校划片风险,也是最适合给自己孩子读书准备的学区。
不过呢,前面的方法论还是从正面去推测,避免被多校划片伤害的思路。下一篇文章楼癫将从反面去找那些受益于多校划片的地方,欢迎关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