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是关外人口大区,也是关外教育强区,拥有深高北和高峰这样的一梯队集团和新华中学、龙华实验和潜龙中学这样的二梯队集团。
以前,龙华是英雄难过梅林关的龙华,现在是拥有深圳北站、深高北和红山6979的龙华。时代在变,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地方了。
一、龙华区名校简介
图1:龙坂地区小学学区地图
图2:龙坂地区初中学区地图
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
简称深高北,2016年成立,2019年首次中考,从中考成绩上看,媲美本部。
深高北在整个原关外地区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学校。
市属四大集团(深外、深高级、深实验和深中)在其他区建分校并不罕见,像深实验坂田、深外龙华、深实验光明、深中创新和深中龙岗初级中学等,都是如此。
但是像深高北这种被市属集团直管、不受区教育局管辖的模式就很少见。
尤其学区又占据关外比较优质的生源地&一等一的潜力地段的,甚至还有住(dian)校(zhao)班,就没有第二家了。
说的直白点,深高北就是一个开在龙华的深高集团的九年制分校,考试、招生都不经过区教育局。
也就是说办的好,和区里关系不大,办的不好,区里可能还要背锅,所以区里就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模式,所以学校和区教育局之间的关(矛)系(盾)很好(大)。譬如,类似于地区学位紧张扩班这件事,就谈(闹)的很和(不)谐(愉快)。
所以自深高北之后,各区都引以为戒,关外地区再没这种模式的分校。从此后,四大新办的分校可以允许集团校长过来管理,但基本都要挂个区属。
平心而论,深高北确实是所不错的学校,学校活动确实挺丰富。不过看他们小一做试卷的思路看,仍然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这样一所学校。
2019年是深高北第一次中考,成绩很亮眼,和本部不相上下。有人认为是”dianzhao”的效果,去掉两个班的“dianzhao”人数后,地段生成绩确实一般。
图3:2019年中考成绩前10名
不过这个就是市属集团的优势,过去有,楼癫相信将来也仍会存在。深高本部、深中也都是如此,才能在全市突出重围,客观看待吧。
而且,虽然“dianzhao”生源和地段生源是分开授课,但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仍然是可以追上去进“相对优秀”的班级的。
除此外,楼癫在福田篇中提过深高本部生源去深高集团高中东校区的优势,北校区同样也有。
长期来看,红山的生源确实会越来越好,龙华的第一间学而思已经在红山开业(学而思确实会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相信地段生的成绩将来也会越来越好。
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
通常来讲,一般一个区里也就有一个四大市属教育集团分校(福田除外),而龙华有两所,可见龙华教育系统想改善区域教育水平所做的努力。
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是龙华第二所冠以“深圳四大”开头的分校,晚于深高北两年成立,所以在2021年第一次中考,目前没有成绩数据。
鉴于深高北的前车之鉴,所以深外龙华只是区属学校,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条件下,两边还是相处(闹)的很(不)愉快。据传,国际部的“深外”头衔也可能不保。
深外学区在龙华的位置不错,但是因为是区属,总集团倾注的资源要少很多。所以可以推断出来,成绩达不到深高北那种水平,但是应该也会相对不错。
龙华实验和民治中学
每个区都想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龙华实验就这样应运而生。而民治中学是龙华区的老牌名校,在市属深高和深外没来之前,和新华、潜龙、高峰共同构成了龙华区的第一集团。
这两所学校和上面的深高北,共同组成一个大学区,是深圳学区最紧张地区之一,每年小一同分人数多到都要摇号录取。
图4:龙华区学校排名(2018年数据)
2016年龙华实验第一年招生的时候,因为学区内深高北名气大,民治中学老牌有经验,所以反而学区内报龙华实验的A类生源是最少的,这也是2019年龙华实验第一年中考成绩比较差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对龙华实验的口碑和水平开始认可,甚至在2019年龙实出现了小一A类生源报名数量超过了总计划招生人数的现象。
生源改善后,龙实模拟成绩反而是大学区里第二好的,超过了民治中学。
图5:2019年某次模拟考试成绩(转自家在深圳论坛)
新华中学和高峰中学
这两所是“四大”集团过来前,龙华成绩最好的两所学校,但是因为位置较偏,比较低调,外界知道的不多。两间学校历史上成绩互有上下,2015年龙华区双状元出自高峰,2016年区双状元来自新华。
新华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加工”能力非常强大。新华学区很大,片区生源良莠不齐,考试人数达到了惊人的700多人。
但新华能在如此庞大的规模下,成绩还能站稳龙华第一集团,全市第二档次,加工能力可见一斑。
2015年的时候,新华一所学校445+分的人数,占了全市的1/10(抵的上一个区了)。而且,龙华区里前10名7个都在新华。
对于盯着关内天价学位房的家长们,也应该抬眼看一下关外的这些硬核的学校了。
高峰应该是龙华最郁闷的学校,明明成绩很好,高分段的数据甚至能冲到全市前几,却不被认可。
原因就是地段实在差,学区内有大量的城中村,初中生源也以345类生源为主,因此外界就是不相信鸡窝能飞出金凤凰。
比较有意思的是,学区旁边的金茂府引进了一所明显“贴牌”的华东师大附属学校,含金量个人认为远不如高峰。但是竟然出现尚峻等小区业主,请愿要求上这所新学校,也不要上现成的名校高峰的怪相。
不过随着龙华两所“四大”和龙华实验等新的强力学校的出现,这两所龙华本地的老牌名校都要面临优质生源流失的冲击。
不过楼癫相信此变化不会在短期内发生,毕竟这两所学校仍然是龙华本地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二、积分制度及特点
图6:龙华区2020年积分入学制度(非大学区)
龙华区在大学区和非大学区执行两套不同的积分入学制度,非大学区施行“先类别后积分+同类别才比较积分”的录取方式,大学区施行“基础分和加分”的综合积分制。
因为龙华区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非大学区,大学区只有一个学区施行。所以先讲述非大学区制度,后面再单独分析大学区部分。
龙华区今年积分制度变化不大,主要是调整了计生部分: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4月3日在“深圳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特长生清零、掐尖零容忍!深圳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动真格”》中关于“缩小合法二胎(孩)和独生子女上学的计生积分分值”的要求,现对非大学区计生加分调整为“独生子女加1分、其他情况不加分,计生审核以家庭为单位”。
今年全市都降低了计生积分,独生子女的优势越来越小,估计在不远的将来,计生积分取消也是非常可能的。
另外,只在非大学区中的加分项中增加了户籍/居住证的累加积分。
非大学区部分:
考察因素:户籍、房产情况、社保时间、居住时间和计生情况
深圳大多数学区会根据学生的户籍、房产、居住时间、计生和社保等情况,将生源划分为几种不同梯度。
今年龙华区政策变动不大,大学区只改了计生积分,而在非大学区也保留了“先类别后积分”的录取顺序。
因为先比较类别,同类别才比较积分,所以你的户籍和房子情况,就已经决定了你能不能上心仪的学校。
类别当中,区户籍购房>深户购房>区户籍租房>其他区户籍租房>非深户买房>非深户租房。区户籍无房户在龙华区优势较大,非深户在龙华区想上好学校很难。
龙华区学位类别的排序逻辑,基本延续了以前看重“区户籍和房产”的惯例。而这种“延续性”,对我们预测今年的各学校最低录取类别有重要作用。
去年独生子女(要加60分)比二孩多30分,比政策外多50分。这次对计生积分的调整,独生子女只比其他两类多1分,其实相当于大幅降低了独生子女的优势。
由于主要对独生子女家庭有影响,所以基本不会影响到整体的预判,但请独生子女家庭着重注意。
因为保留了“先类别后积分+同类别才比较积分”的录取逻辑,所以接下来分析今年的录取积分,重点关注到类别层次。
筛选原则:筛选原则,绝大多数情况下:
1. 房产:有房产的比租房的强的多
2. 户籍:区户籍>深圳户籍>外地户籍
3. 房产类型:住宅比特殊住房、商务公寓的优势大(新房购房合同、公寓、特殊房产能申请学位但不能积分)
4. 居住时间:居住时间和社保时间越长越好,每满1个月加0.1分,上不封顶
5. 社保:考察夫妻中社保累计较长的那个,要同时考察养老和医疗两项,每满1个月加0.1分,特别的地方是不要求连续缴纳,可中断
6. 计生:只有独生子女加1分,其他不加分(今年各区大幅降低了计生积分,削弱了独生子女的优势)
看重因素: 户籍重于房产,深户籍租房要强于非深户买房
注意看龙华区的积分入学制度中,第4类的深圳户籍+学区租房,要比第5类的非深户籍+学区购房,录取类别还要靠前。
所以,如果有房东愿意让你用学位的话(不要问楼癫怎么让房东听你的,这个你懂的),你们一家又是深圳户籍,是比那些有钱的外地人更容易上名校的。
学区类型:单享学区、共享学区和大学区,大学区内申请单校划片范围学校加5分
龙华区的学区类型相对比较复杂,但大部分都是单享学区(单校划片)。
单享学区最简单,生源只有一所学校可以报名,深圳的多数地区都是这样。
共享学区则是几所学校(一般2-3所)共享一个片区的生源,该地区生源可以自由填报共享学区内的ABC…任意学校,但是系统会按填报顺序依次检索,所以生源要把最喜欢的学校放在第一志愿。
龙华区有四个共享学区,比较有名的是的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和玉龙学校这两所学校组成的共享学区。不同于深高北的大学区,学生自由填报共享学区内所有学校,不会被差别对待,绝对的公平。
大学区部分:
龙华区只有一个大学区,就是红山地区的深高北小学-民顺小学-龙华实验小学-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和对应的深高北-民治-龙华实验初中学区。
图7:龙华区2020年积分入学制度(大学区)
龙华区在大学区施行的是深圳主流的“基础分和加分”的综合积分制,具体积分比重上:
由户籍和房产构成的类别基础分占70-80分,其中深户租房和非深户买房基础分一样是75分,另外申请本单校划片范围内学校加5分;
加分项中,居住时间(取证时间/租赁备案时间:每月+0.1分,满分3分)+计生(独生+1分),共4分,显然基础类别分占了绝大部分份额。
比较特别的是,因为大学区内申请本单校划片范围内学校要多宝贵的5分,比所有加分项都要高。而片区内深高北中小学又都非常紧张(只招A类),也就意味着大学区内的其他小区是几乎没有申请到深高北的机会的。
因为该大学区其实没有生源流动的机会,所以,龙华区的大学区也被人称为最不像大学区的大学区。
三、租房能上的学校
首先来看下龙华区去年的小一报名和录取情况:
图8:2019年龙华区非大学区小一报名数据
去年以前龙华区的计生积分60(独生)/30(二孩)比较高,累加积分1分/月,所以积分看上去都比较高。
今年龙华继续在非大学区施行“先类别后积分+同类别才比较积分”的录取方式,而且类别的内容和标准都没有改变,所以我们重点关注下录取类别。
我们发现,在非大学区中,龙华区的小一报名人数是24236人,是招生计划(10950人)的2倍多。
虽然有一些是因为共享学区导致重复计算,但龙华区只有4个共享学区,可见龙华区的学位是全市最紧张的地方之一。
具体录取类别上,龙华区大部分的学校都招到3类以下,可见租房上学还是选择比较多的。
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公认的在关外地区相对不错的学校,包括龙华中心小学、和平实验小学、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高峰学校(小学)等。其中高峰招到4类,是很稳妥的。
龙华区户籍是全市最容易入的户籍之一,所以推荐准备在龙华读书的家长,提前把孩子户籍落到龙华区内。
图9:2019年龙华区大学区小一报名数据
深高北-民顺-教科院附属实验-龙华实验大学区内,租房只能上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其他三所学校没有希望。
再来看初中:
图10:2019年龙华区非大学区初一报名数据
龙华区初中紧张程度相对好点,但报名人数也接近是招生计划的1倍。
非大学区中,只有龙华第二实验招到1类,其他都招到3类以下,包括公认不错的新华、潜龙、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都招到3类。
另外,区里重点打造的龙华外国语招到4类,甚至本地名校龙华中学、高峰都录取到6类。
所以可以明显看出来,在龙华区的绝大多数初中学区,租房上学难度也不大。
图11:2019年龙华区大学区初一报名数据
而在大学区中,深圳户籍+租房可以上民治中学和龙华实验,只有深高北无希望。
综上,结合小学和初中的情况看,龙华区虽然报名人数多,但是自有学位房的家庭并不是主流,所以租房上学难度不大。
非大学区内,龙华户籍+租房能上区内6成以上的学校,像不错的龙华中心小学、和平实验小学、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高峰学校(小学)租房都可以上;初中则更为宽松,只有龙华第二实验需要买房来读。
深高北大学区内小学租房上学难度较大,龙华区户籍+租房只有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能上;初中相对宽松,深圳户籍+租房就可以上民治中学和龙华实验。
大家重点关注下能租房上九年制的配置,像龙华中心小学+龙华中学、和平实验/高峰小学+高峰中学问题都不大。
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的中小学暂时还可以租房上,但未来生源增加,估计风险较大。新华中学学区的龙华第二小学很不错,初中也突出,也值得重点关注。
大学区里,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民治/龙华实验的配置也不错。
四、需提前购房的学校
龙华区招到1类的小学,有龙华实验小学、民顺小学、深高北小学、龙华第二小学、行知小学、教科院附属小学、龙华外国语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
但结合报名人数和招生计划看,需要提前购房的只有龙华第二小学、龙华第二实验、民顺小学和深圳高级北校区。
初中里招到1类的更少,只有深高北和龙华第二实验。
深高北和龙华第二实验的中小学都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每一年的入伙和报名人数都在增加,提前一年买房已经不保险。将来甚至有可能出现提前三年买房都上不了的情况,所以家长们一定要至少提前2年买房。
另外,深圳外国语龙华分校这边学位也开始紧张起来了,虽然目前入学难度不大,后面如果孩子比较小的话,还是建议提前做准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