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批大型公共住房社区拔地而起!人才安居集团多个项目建设中

来源: 深圳人才安居

咫尺可达的篮球场、游泳池,设施先进的共享自习室、老年大学堂,500米之内的地铁、2公里的中医院、3公里的高铁站……,在年内即将竣工的安居鸣鹿苑项目现场,市人才安居集团正在时不我待推进施工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回望2018年8月,为解决住房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保障不充分等问题,我市出台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并提出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不少于100万套公共住房的工作目标。

作为深圳公共住房专营机构,集团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四个跟着走”发展策略,成功打通“六类十五种”渠道,加快建设筹集公共住房。目前,累计拓展项目142个,用地面积约290公顷,建筑面积约2013万平方米,筹建公共住房16.83万套,涉及总投资约2620亿元。在我市土地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了公共住房建设筹集主力军作用。

新增用地

一批大型公共住房社区拔地而起

新增用地是公共住房建设筹集重要渠道,集团通过政府协议出让新增供地渠道建设了一批大型公共住房社区。其中,用地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住房项目达11个,可提供约3.5万套公共住房,为缓解片区就业人员的住房压力,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 安居鸣鹿苑项目实景鸟瞰

安居鸣鹿苑项目用地面积约7.3万平方米、可提供约6000套公共住房,安居澜庭项目用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提供3600套公共住房,都将于今年竣工。总用地面积约8.5万平方米、可提供约4000套公共住房的中华自行车厂项目,则是一次将新加坡组屋的设计理念与深圳公共住房结合的新尝试,预计项目一期最快将于2024年2月交付使用。目前,集团正在加紧推进多个新增用地项目,为市民建设更多高品质公共住房。

▲ 中华自行车厂项目效果图

棚户区改造

托起市民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

今年2月8日正是春节开工后的初八,罗湖船步街棚改指挥部里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作为土生土长的罗湖人和签约交房的第一位业主,叶老热情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我特意选在虎年开工第一天送来锦旗,就是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

▲ 罗湖船步街棚改项目效果图

罗湖船步街棚改项目范围内原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房屋老旧、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1年12月10日项目正式开工,用地面积共计约6.6万平方米,可提供约1500套公共住房,还规划建设了学校、幼儿园、社康中心、公交首末站等公共配套设施,未来将以崭新的面貌换新出现,融入“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城市发展新格局。

2017年2月,宝安38区新乐花园、39区海乐花园棚改项目启动,创下“全市第一个当年启动、当年动工”“全市第一个完成产权注销”等“10个第一”的深圳棚改记录,2021年6月,南山区最大棚改项目——龙辉龙联花园棚改项目签约启动仅3天,就实现整体签约突破“双95%”的目标。

▲ 龙辉龙联棚改项目高效签约

棚户区改造,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解决了安全隐患,改变了土地低效利用现状,满足了居民居住需求。目前,集团已取得实施主体且正在推进中的棚改项目共19个,总用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54万平方米,可筹建公共住房约2.4万套。

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合作开发

携手绘就公共住房“同心圆”

10月27日,深圳市2022年首批利用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签订合作协议暨集中开工仪式在盐田成功举办,40多家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集团4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工。

充分挖掘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建设筹集公共住房,是集团落实市政府“四个跟着走”发展策略的具体实践,也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建设公共住房的主渠道。正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宏伟在此次开工仪式上所讲:“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利用国有企事业单位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既是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又是用足用好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公共住房供给的重要机遇。”

近些年,通过与市机场集团、市供电局、福田税务局等单位积极开展保障性住房筹建方面的业务合作,已合力推进1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可筹建公共住房约1.3万套。其中,安居望湖轩项目(与市税务局合作开发)、安居空港花园项目(与市机场集团合作开发)预计将于明年年初建成。盐田变电站、西乡马鞍山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4个项目已实现开工,南科大、深职院、梅林公安街等4个项目将于年内开工。随着今年8个项目的如期开工、2023年目标项目的稳健推进,“储备一批、开工一批、运营一批”的滚动发展机制正在形成。

通过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20+8”产业集群的配套开发,助力相关企业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专注于产业研发的投入。如与中芯国际合作建设的安居凤凰苑项目,用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可提供3600套公共住房,预计明年年底竣工。

▲ 安居凤凰苑项目效果图

通过盘活控停违建,既解决了违法建筑没收、征收遗留的历史问题,又可以高效利用土地筹集公共住房,还能实现返还社区物业的保值增值。如光明薯田埔、合水口花园项目,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竣工验收,用地面积约9.5万平方米,可筹建约4000套住房。通过与原村集体股份公司合作,实现高效利用原村集体用地和统建用地筹建公共住房。如葵涌统建楼项目,用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可筹建约700套住房。

▲ 创智云城项目入伙

通过“非居改租”,将现状为商业、办公用房、宿舍等物业改造为公共住房,如南山创智云城项目,装修改造完成后可提供约1200套公共住房。

通过租购盘活社会存量用房,向基本住房保障对象和新青年、新市民提供租赁服务,成功打造安居长租公寓品牌“寓见·安居”,成功试点“安居·教师之家”“安居·医护之家”项目。我们还拓展出“六类十五种”渠道外的全过程管理服务新模式。如“中核项目”由深圳中核集团全权委托人才安居集团开展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土地闲置处置、规划调整、建设管理以及配售运营等工作,可筹集304套公共住房。

本站声明:本文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告之,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

深圳购房交流群

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

加入群聊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