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我不是那种易燃自嗨的体质,也不会像市面上的声音,说风就是雨,各种巴拉巴拉的鸡血文,明年市场会更好之类的。
但有个不可否认的两件事,要承认它在某程度上带来一些局面上的改观,1是给房企纾困,融资上市,2是全面疫情管控全面开放。
1前面有聊过,对深圳没起什么实际作用,对整体房地产环境而言,信心必然好了很多,不再是拳打脚踢,到底还是自己家孩子啊,哪舍得。
话又说回来,全国99%的城市依然很不乐观,这个纾困只是暂时的,也别指望用房地产拉动经济,不现实。
()可回顾
2全面放开,这件事,我内心是极度支持和兴奋的,当所有人都接受接纳它,唯独只有我们在坚守,整整三年了,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幸福之余,同样这个代价太大了,实体经济重创,各行各业深受影响。
不管是打工一族,还是小企业主,都看到了希望,毕竟这才是社会主力军,占据大部份人口。
至于明年的经济会由于放开而变得更好,还是更差,就交给国家,管好自己,好好工作比啥都强。
TVB80年代那句台词,人人有工开,代表的是一种希望,人民有信心了,信心大于黄金,悲观的情绪不会持续加深。
基于此,在卖房的业主要把握机会。
2.
只要关注深圳楼市,比较深入接触一线的都能很敏锐察觉到,11月底那一周,与12月的第一周,这两个时间点,二手房笋盘去化率还是比较快的。
基本看到这,每个人面临的情况也不同。
家庭一套正在出售,为了置换,这种类型建议要把握机会,积极配合经纪谈价,看房,价格尽量调整,毕竟卖了,指标和子弹在手里,可以低卖低买,灵活度高,机会来了才能把握,市场上还是会时不时跳出一些笋盘。
这一类会纠结,低价卖了,万一半途遇上利好政策怎么办,真来了,就要快刀斩乱麻,火速看房,这段时间也要出去到处看看,了解最真实的市场,不要一味的只看新房,也不要一味的只看二手房,双向结合,挑选当下可选更优的项目。
家庭二套,其中一套在挂盘出售,楼龄/区域/楼层/朝向叠加超过3个以上都不算优的指标,建议果断卖掉,也不用期待后期的市场会能卖个好价,存量房市场都是一房一价,同户型不同楼层不同朝向,价差都是很直接体现的。
就好比如,现在万科前海打狠折,桂湾天健9.2万在处于销售的过程中,即便如此,同时期的一些宝中或者南山中心区同等价位的二手房依然能去化,像07年的幸福海岸,深业新岸线120-101的3房,总价也差不多1000-1100万左右。
鼎太风华/星海名城/阳光棕榈园一些老旧3房,05年以前的楼盘近期都有成交,不少总价加上税费也接近1000了,看新房的骂买二手的当接盘侠,可能买二手的骂新盘维权质量堪忧,各自互骂SB。
比如11月佳兆业前海广场这套135m²的成交,总价也接近1500万,加上各自税费基本1600万,隔壁妈湾瑧湾悦166平大四房,最贵一套折后价1750万,买个丐版毫无难度,说明还是有优化的机会,可能是个人需求。
家庭多套,负债低,可从容。
家庭多套,负债高,建议出售处理其中一些,优化债务,降低危机。
这必然是最好的时机。
3.
如何去判断往后的卖房时机?
比较关键的两点。
1.据深房中协透露,截至2022年12月1日,乐有家、世华、贝壳找房、中原四大机构公开挂盘出售房源112,665套(存重复房源,后同),对比11月1日统计的102442套挂牌房源增加10,223套,环比增长率为10.0%,市场挂牌量持续上涨,反映出当前市场业主出售意愿明显上升。
深圳二手房网签率说了N次,就2000套的水平,别自嗨,谁说回暖,让他帮你把房子卖掉。
加上身边一些朋友最近在卖房心得,常常言道,挂盘大半年了,一个客户没上门看房,电话也不响,意向客户更是没有,经历过这种黑暗时期,相信要明白,这个时候有机会卖房一定要把握住。
2.人才房供应,尽管每年4000套,但这个刚需市场被瞄定了,因为刚需群体比较容易受市场干预,市场热潮,会被带着杀进来,市场低迷会被各种声音影响干预。
只要需求被缩减,供应还在持续增加,人口流入没有持续增加,这个属于此消彼长,对此,我并不觉得后期很多房产抱有增值功能。
对此,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是买房否,部份购房者,首套/改善,我认为合适,毕竟有些房都回到2019年的价格,甚至更早期,等于倒退几年,投机型建议慎重。
这是我第三次劝卖房,第一次是2020.4月,第二次是2021.11月。
如果对当下购房的思路不算清晰,建议不妨来预约咨询,旁人视角分析。
+购房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宏盛楼记

深圳购房交流群
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