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后,因为某个扶贫类的乡村振兴项目,我在云南呆了大半年时间。
同行人员中,有位哈尼族的大哥,龙波噶。
我俩开着辆破皮卡,几乎跑遍了云南。
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风景和人需要被看见。
从业十年,我去过太多的城市,但从未有一个地方能像云南这般,让我魂牵梦绕。
而我现在卷的如此认真,就是为了——
早点退休,早点在云南舒服的躺平。
为了3块钱,爬在悬崖上的男孩。
进云南的第一站,我们去的是红河州元阳县。
元阳县在哀牢山的南麓,平均高差达到2000米以上,直至2020年才通车了第一条高速公路。
去的那年,高速尚未通车。
我们开着一辆破皮卡在河谷中沿着宽不足5米的盘山公路,顶着不足10米的能见度,晃荡了足足8个小时,方才抵达元阳县。
我们去的前一年,恰逢元阳梯田作为世界三大梯田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梯田很美,像是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世界遗产的盛名之下,你会很难相信——
如此壮美的景色,早期却并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更多的财富。
我们去的那个村子是元阳县箐口村,世界遗产的核心景区。
当年的箐口村,守着壮美的元阳梯田,人均年收入只有1145元,主要经济来源仍是务农和劳务输出。
全村一半以上人口,仅为小学文化程度。
126名7-13岁儿童,75%都是留守儿童,失学率达到30%。
我在老虎嘴梯田,碰到一个12岁上下的哈尼族男孩。当时的他正爬在一棵树上,脚下是高差近2000米的悬崖。伴随着他攀爬的脚步,脆弱的树枝发出随时可能断裂的嘎吱声。
他爬到树上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供游客拍照,一张照片3块钱。
那是一个周三下午,本该是上课的时间。
本该是上学的男孩,在本该上课的时间,冒着坠崖风险,只是为了得到游客的3块钱。
我试图掏出100块钱,喊停那个爬在悬崖边的男孩。
但是,被龙大哥拦下。
龙大哥说,你今天给他100,明天他就会喊上全寨子里的孩子,一起跑来爬树。
相比较100块钱,他们需要的是被看见。
只有更多的看见,才会有更多人聚焦和解决这里的问题。
元阳梯田的壮美,更需要的是被看见。
只有更多的看见,才会有更多人爱上这里、来到这里、改变这里。
去年春节,龙大哥给我打了个电话。
他说,
村里的人均收入已经能达到小2万,年轻人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孩子也全部返回学堂。
改变的原因很简单——
高速通车了,光纤覆盖了,元阳红米在淘宝上卖爆了,元阳梯田在抖音上炸了,民宿餐饮开了,小生意做起来了……他们被看见了。
这就是看见的力量。
云南不止有丽江和大理,还有成千上万个藏在大山里的“箐口村”。
云南也不止有苍山洱海和玉龙雪山,还有成千上万种藏在大川里的“壮美”。
他们需要被看见,他们等待一个上场的机会。
你见过云南的菜市场么。
我在云南的大半年时间,最喜欢跟着龙大哥去各种菜市场。
好不夸张的说——
云南的菜市场,可能是全世界陆生食材最丰富的地方。
龙大哥曾带我去过一条位于红河河谷的集市。
——它像一栋楼房一样垂直,越往上走,海拔每上升100米,集市里的物产就不一样。
低处的集市里,是各种蔬菜。
——蕨菜、树头菜、竹叶菜、刺五加、羽叶金合欢、茶叶菜、荷叶尖……
再往上走,是各种可以入菜食用的鲜花。
——大白花、芭蕉花、芋头花、海菜花、金雀花、核桃花、奶浆花……
这些花,该怎么吃?
芭蕉花,剔出花心,与鲜肉和干椒放在一起爆炒,下饭贼棒。核桃花,横切几刀,与肉末一起炒两下,下酒最好……
继续往上走,是进入了云南的传统艺能——野生菌。
云南人吃菌,能从五月的滇中青头菌,一直吃到十一月的滇西鸡枞菌,半年以上不重样。
曾经我与你有同样的好奇,
上面这些玩意儿到底有多好吃,能让云南人冒着中毒的风险,乐此不疲?
直至我第一次吃到新鲜的鸡枞,与鸡屁股下面的那坨油一起爆炒……枪毙都值。
身处云南的菜场,
你能切身感觉到“山河的血液、植物的味道、动物的消息、人类的脚印和季节的更替”。
身处云南的菜场,
你又能切身感觉到“一种无力感”。
如此丰富的物产,却并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太多的生活改善。
1904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把咖啡树种在云南深山里的朱苦拉村,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株咖啡树。
时至今日,小粒咖啡已经成为云南的招牌。
今天的朱苦拉村,仍生长着20多株90多年树龄的咖啡树,堪称中国咖啡文化的活化石。
然而这13亩中国最古老的咖啡园,并没有给朱苦拉村带来财富。
交通的闭塞,让这座被群山环绕的小村长期无人所知,农产品输出和旅游业输入都是空谈。
朱苦拉村,只是云南众多乡镇命运的缩影。
云南太需要走出去,太需要被看见。
若是这里丰富的物产被看见、走出去,则一定能让这里的人民过得更好。
以上这些,说的都是云南的乡村。
而云南的城市,也同样需要被看见。
提到云南昆明,可能你曾与我带着同样的固有认知:陈旧落后的城市里,肆意生长着带有土气的建筑。
那是若干年前的昆明。
今年再次来到昆明,我有被震撼和惊艳到。
接下来,我带着你通过滇池边的一簇建筑,重新看见昆明。
——它的存在,打了诸多一二线城市豪宅的脸。
1、一线城市的豪宅上才能看到的纯Low-E玻璃立面,它有!
——不仅有,而且做的还更纯粹、更干净。
除了零星的铝板线条点缀外,蓝色的中空玻璃,自上而下贯穿到底,给人一种“一镜到底”的通透感。
实景照片
而它有的东西,在诸多一二线城市却看不到。
它所在的位置,可能是滇池边的最后一块地。
因此,当我们把视角拉高,你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
水晶盒子般的建筑体,直面着清明澄澈的滇池。澄澈湖面和更加澄澈的蓝天白云,倒映在水晶建筑体上,泛起一道道透亮的光。
实景航拍
站在同样的视角下,静静的等到傍晚……
上面的那幅画面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静谧的滇池与星火流云般的晚霞,对撞着昆明会展中心的城市霓虹。
宛若油画。
实景航拍
只有云南!
只有在云南,才能让你看见——
现代城市的精致繁华与原始湖山的粗狂壮美,碰撞出惊艳的流火,冲击在你的眼眶。
想象一下,
当你站在阳台上,看到的是如上的山河壮美。当你走进房间中,又是“毫不逊色一线城市的设计”所带来的的居住体验……这种对撞感,似乎只有在云南才可以看见。
效果图
为了放大对撞感,这簇住宅的每一个户型,都配备了一个超大的观景阳台。
——站在家中的阳台上,就可把滇池的壮美直接拉满。
阳台实景照片
2、一线城市的所谓精致感,它也有!
不仅有,而且做的更加极致。
下面这张图片,是它的会所。
——像一个被云层包裹的棉花糖。
实景照片
一层层堆叠的流线,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就好像云南天空中漂浮的白色流云。
而大堂的正中的屏风,恍若云层中那团最大的云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暖黄色的光。
重点来了!
设计之初,为了匹配会所整体的现代感调性——
会所正中的屏风,被设计成一个发光体。
像这样的发光体,常规的做法无非就是“里面装个黄光灯,外面包上亚克力板材”。
当然也很漂亮,但总缺乏点质感。
那么,这个项目是怎么做的?
它把常规的亚克力板材,换成石材贴片。
一块块高奢级的石材,手工切割成一片片最薄的贴片,再拼接成一个椭圆形。
当内部的灯光亮起,光穿过近似透明的石材,发出暖黄色光芒。连石材的纹理,都被照射的纤毫毕现。
像一块发光的玉。
实景照片
3、一线城市都尚未普及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它还有!
绕过屏风走进社区,需要穿过一条下沉式的通道。
毫不夸张的说,
这可能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通道。
一条条充满律动感的线条,似无穷无尽般的向下婉转延伸。穿过天花的阳光与暖黄色的灯光,交错在乳白色的通道中,在通道的地面上勾勒出跳动的光影音符线。
这条归家动线的真正高潮,凝结在会所下面的下沉式泳池。
自会所开始跃动的音符曲线,一直被延伸到泳池的天花板上,只是被赋予古铜色的光芒,与碧蓝的池水相互辉映在一起。
重点再次来了!
通过上面的几张图,你会发现——
这簇建筑中用了大量的曲线线条。会所的流云线条、通道的音符曲线、泳池的曲线天花……
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曲线,但相同的是——
每一根曲线都弯折恰到好处、异常和谐。
这又是如何实现的?
3D打印。
自会所一直延伸到泳池的曲线线条,甚至会所里的那条鲸鱼装饰,几乎都是被3D打印出来的。
也有只有3D打印,才能确保空间中的线条、比例和结构都精确到厘米级。
实景照片
放眼全国,它可能是唯一一个大范围用上3D打印技术的房地产项目。
作为每年看过上千个楼盘的人,我着实很难想象——
竟能在云南,体验到久违的惊艳与震撼。
4、一线和强二线所不具备的“不计成本”,它更有。
受高土地成本、低利润率和严苛限价等诸多条件限制,近两年的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楼盘,大都走上了一条很扯淡的道路:降标控成本。
但是,在昆明的这个盘上,我看到了罕见的:不计成本、主动升标。
下面这张图,是这簇建筑的实景航拍图。
实景照片
第一眼看过去,直观的感受是:很美很舒朗,楼间距似乎很大。
当你站在更高的高空,彻底俯瞰这群建筑,你会发现——
它的楼间距,大的夸张!
最大楼间距达到132米,是市场标准的2-3倍;
中央园林达到2万㎡,也是市场标准的3倍以上。
实景航拍
它是怎么做到的?
拔掉一栋楼。
规划文本上,这个社区规划了13栋楼。后期开发时,它直接拔掉了其中的一栋,舍弃了数万㎡的建筑面积,只为做到楼间距和中央园林的最大化。
所谓的不计成本,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还体现在看不见的地方。
比如,地库。
常规的地库,大都是如下这样——
大量的管线和管道,裸露在外。
最多在地下入户大堂的门口处,做上一点格栅遮挡。
而昆明这栋建筑的地库,是如下这样——
用大片的铝板,覆盖掉原本裸露在外的管道,只为呈现出干净的天花。
实景照片
除此之外,在更多看不见的角落里,它也在不计成本的投入。
比如,整个社区的排水系统,用的是瑞士吉博力的同层排水系统。
又比如,所有建筑的混凝土强度,统一为最高标准的C60。
看到这里,你是否再次产生了那个疑惑——
这不该是个出现在云南的建筑,它应该出现在北上广深杭。
一个云南的项目,受城市能级限制,也真卖不了多贵,为什么还要做到如此的不计成本?
这群建筑的名字叫“山海湾8号”。
开发商是云南国资背景的康旅集团。几年前,它拿下了这宗可能是滇池边最后的一块土地。
为了这宗土地,康旅集团走出去看遍了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好住宅。
他们说,只想对得起这块土地的价值。
——用毫不逊色于一线城市的现代感建筑,让人重新看见滇池、重新认识昆明、重新改变对滇池和昆明的认识。
昆明需要被看见,滇池需要被看见。
云南、昆明和滇池,也值得被看见。
我在云南那半年,最大的感触是:
任何人都能在云南,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是文青,
大理苍山洱海边的云、腾冲高黎贡山上的雪,可以与你对望一整天。
洱海的云
如果你是摄影狂魔,
香格里拉普达措,让你知道原来仙境离你那么近;
元阳的哈尼梯田,让你知道上帝的调色盘是什么颜色。
普达措的草甸
如果你是亲子出行,
版纳的望天树下,有孔雀在开屏;普者黑纵横连通的湖泊,可以让孩子打上一整天的水仗。
普者黑打水仗
如果你是背包客,
千万不要去雨崩,你会无可救药的爱上它;一定要去丙中洛,那是人神共居的地方。
太子峰日照金山
如果你要养老度假,
昆明的滇池边、腾冲的温泉池、版纳的候鸟避冬,由着你去选择。
以上,皆只是云南的冰山一角。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梦想:
退休后,一定要去昆明。
在滇池边买套类似山海湾的房子,再买上一辆破皮卡。
——平日里居住在城市,却依然可以通过窗外的滇池,领略到云南的壮美。
——闲暇时开上破皮卡,东南西北的终日游荡在云南层峦叠嶂的白日梦里。
根据现代基因图谱,中国人最大的基因单倍群叫“O2”单倍群。而O2单倍群的生成地,就在云南大理和江心坡之间的区域。
从某种意义上,云南就是中国人的第二故乡。
为何云南那么遥远,而大多数中国人却始终对这里保持着奔赴而来的冲动?
是旅游,更是回归。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大碗楼市

深圳购房交流群
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