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

图片[1]-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1


这是我在广州调研时看的一个在售新盘。

说起这个盘,还要从1993年说起。

那个时候内地房地产市场还只是个小萌芽。

当时以招商引资为名,吸引了一大波外资、港资房企进入内地市场搞房地产。

这其中就有位客家的美籍华人来到广州,并在高人指点下,看中了珠江边的一块地。

这块地就是现在广州金融城起步区唯一在售住宅——江源半岛

也是目前市中心现存的、几乎绝迹的南向望江地块。

要说位置,那是真好。

北近黄埔大道,南临沿江大道,西眺金融城各大商业综合体,东靠车陂路琶鱼隧道。

图片[2]-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向西15分钟到珠江新城,向南一江之隔是电商新星琶洲。

可这个地方在30年前,还是块远离城区的工业区,曾经的浪奇洗衣粉的工厂、虎头电池集团都在这个区域。

在老广州人的心中,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污染太严重,还杵着大烟囱。

可是,沧海桑田,白驹过隙。

转眼10年过去,02年这位美籍华人办理了这块地的拿地手续。随后开始紧锣密鼓的项目筹备,这一筹备就是3年,05年项目终于开工建设。

再然后开始宣传要开盘,这一宣传又宣传了5年。

等到这个项目终于要开盘了,时间已经来到了2010年。

这一开盘不要紧,直接凭借2万/平方米的单价,奠定了广州作妖盘的霸主地位。

要知道2010年,广州最有排面珠江新城,也不过才三万而已。那个时候的宇宙中心天河的均价也才1.3万而已。

而2010年的金融城还只是不毛之地,它就敢开到2万?

这真的迎着风放屁,有股邪味。


更邪乎的还在后面,2年后,即2012年金融城规划曝光,凭借江景+金融城,江源半岛价格直接飙了,直接喊出10万+的毛坯价。

这真是放屁踩着药捻子,赶到点子上了。

当时买房人根本不相信有人敢卖单价十万。

因为在此之前,广州还没哪个盘喊出10万+,同时期珠江新城也才敢喊五六万。

这真是鸭子游水,哪有深浅。

结果可想而知,没人买。

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了结果。

同期楼盘早已卖完多年,江源半岛卖了10年,一共才卖255套。

图片[3]-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其中AB区预售证都是2010年,A区已售住宅106套,未售90套。B区已售住宅149套,未售139套。C区285套虽已有预售证,但不卖。

参照其总规划,两期开发,一期共11栋,分A、B、C三区,主力户型涵盖70-206平方米两房至五房。

目前总销量还不足项目总套数的五分之一。

相比卖的慢,这个项目建得更慢。

你见过卖着卖着把自己买成老破房,翻新一下接着卖的吗?

我们调研时,正赶山项目整体翻新,包括小区大门、电梯、入户大堂等等。

图片[4]-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门口的大榕树,一看就是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大树了。

入户门是那种带网格防盗窗的。样板间里面的陈设也都极具时代印记。

图片[5]-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目前二期主体还没完工,官方说法是,二期开工时间是2017年12月,计划竣工时间2023年12月。看目前的进度,没个三五年,怕是不行。

图片[6]-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那么经过20年的洗礼,这个项目现在怎么样了呢?

周围360度是工地。

图片[7]-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很多朋友路过还以为这是个烂尾楼盘。

从楼体外立面看,十分破旧,品质比不过旁边的回迁房。

总的来说,没有配套。交通也不方便。学校也一般。再加上现在还要面临产权严重缩水20年、户型过时、江景被遮挡等困境。

导致10年前就喊十万+的江源半岛,目前新房在售价格还是10万左右,且还带8500元/平方米。目前二手房同样徘徊在8-11万/㎡之间。

对比同时期其它楼盘——

比如,保利心语,2010年均价1.6-1.9万,目前小区均价14万左右。

中海花城湾,2013年均价3.7万, 目前成交价在16-18万。

所以只看涨幅,之前买房的255户买家肯定是亏的。

这真的是鬼打城隍庙——死都不怕,真能捂啊!


3


说到这里,朋友们应该品出来了,本文不是来分析这个项目好不好,而是要说这个开发商囤地能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外资和港资房企就深谙,房子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

所以,这些房企在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最大做为就是——囤地!

图片[8]-这个盘牵涉了20年的恩怨,震碎了我的三观!-楼市科学

比如2018年初,李嘉诚出售位于重庆南岸区用地,拟售价200亿元。

而这块地是和记黄埔2007年以24亿元的价格买下的。换句话说,十年过去了,和记黄埔啥也不干就赚了176亿。

囤地合法吗?肯定不合法。

那就没有法律法规,管一管吗?

有啊。早在90年代初,政府就颁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里面规定:“对超过出让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而尚未开发的,征收土地闲置费;满2年未动工开发的,将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2012年国土资源部再次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但,囤地却屡禁不止?

因为画几张图纸审批,就能拖数年。

开几台挖掘机进工地,就能骗数年。

上头查的紧了,就今天打造一个农民工住宿的棚子,明天打造一个车棚,至于多久能盖出房子来,当时没有规定得那么详细。 

总之,只要想囤地,开发商总会有办法。

近一二十年打击“囤地”从未停止。也确实真有不少已出让土地被收回。

比如,天津收回中芯国际土地使用权。

郑州收回恒大汽车14宗土地。

海南海口收回恒大8宗土地等等。

包括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也因存在捂地、捂盘等不良行为,被成都高新区禁止新增融资、贷款。

但查处的还是太少。对这些囤地的真的就没办法了吗?

只能说目前有一个好消息是,从去年开始新一轮的闲置土地处置收缴开始了。

这一次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通过人大立法出台政策,上升到了法律高度。也就是以后囤地是违法的,不是简单的罚款那么简单了。

希望这一次是动真格的,能把过去二三十年遗留的类似江源半岛项目问题解决掉。


4


最后,我们再升华一点心里话。

过去二十年,老百姓买房早的,也确实赚了点钱。

但老百姓撑死了一辈子也屯不了几套房。可是一群人愤愤不平,天天喊着收房产税,要打击这帮炒房的,要清算“他们”。

可早期的某些开发商屯一块地,一屯屯20年,就等于屯了个银行,这怎么算?

比如江源半岛,一块地开发了20年,到现在2期主体还没完工,从2万卖到10万,这算什么?!

当然,这些年港资外资几乎都退出了内地市场,刘銮雄的华人置业撤了,罗瑞康的瑞安房地产也撤了等等。

很多人分析是他们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出海避险什么的,其实什么都不是。就是因为他们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上玩囤地,玩不下去了。

为啥呢?因为随着一二线城市的地价越来越高,囤地成本也太高了。还想像20年前花点小钱,办个手续,就屯一块地,一屯屯20年的日子,已经没有了。

其实你回想过去二三十年,曾经的外资、港资房企,他们在内地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产品或者开发模式吗?

几乎没有。





炙手可热的粤港湾大湾区,不是个个都值得追捧!


放眼整个大湾区,我们持续看好珠海,因为这是未来发展空间最大的一个城市 ,因为人口和土地都有空间,地理位置又非常好。


如果你不想错过机会、想对珠海有深度了解,欢迎添加米宅资产配置师,为你发送最新调研报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米宅

深圳购房交流群

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

加入群聊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