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临海揽山的楼评》中,我系统性的聊了下对这辣鸡盘的看法, 也提到过当时差点买了,但阴差阳错(穷)下没买成的故事。
总体来说,虽然伤得有点深,但对这盘子我印象和评价一直都还蛮不错,大体观点到现在变化也不大。
这次2/5栋开盘,比起上回的1栋,除了236平的特大户型,价格基本没啥明显变化(有点感觉是把现房溢价指标给34栋了),楼栋还略好了些。
估计项目方也意识到了之前销售成绩不佳的原因是营销上过于傲慢,所以这次开始变得努力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针对性的来解决项目南向户型旧改高楼挡海景和北向朝向+山体遮挡问题的核心争议,通过以上措施来实现预期的正向引导。
客方有了合理的预期后,正常来说就很难再出现1栋那么离谱的弃选率,之前五百多人认筹,这次据传三百来号人登记i深圳。
考虑到这半年多来的市场波动(下行),以及因为1栋销售成绩太差市场舆论急速下跌(墙头草极多),1栋当时并没有卖完(客群重叠),如果还能有这成绩还不错了(没水分的情况下)。
好巧不巧,开盘流程走到一半,不远处的招商玺家园给蹦出来了,看市场上这各种口径和风声明显有备而来。
就比如小户型定价会压低(肯定不会说不一定能批下来),准备中秋去取证啥的,针对的意思特明显。
然后kfs似乎有点不淡定,万一这些二五仔客户又叛变了咋办,于是这几天忙着在平衡媒体关系(打钱py交易)。。。
可是吧。。。这好像也没啥好纠结的吧,不论是和招商玺还是前海比,本身这些都是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楼盘。
就比如要是对学校有高点要求,迫切入住,有资金压力(首付成数高之类的)等需求,近一年的新房除了临海和宝安那几个薛定谔的盘子之外,也没别的项目能实现了。
如果都自住和功能性都没啥要求,只看高确定性的性价比/投资回报率或者海景舒适度,那显然就算说破天也基本不会正眼看临海。
何况大小户型极端高低配的定价体系能不能批下来也是一回事,也就意味着临海和玺家园之间,价格也不会重叠,从预算出发来看问题,还更简单些。
所以吧,会有这个纠结,明显是连自身需求都没梳理清楚,功课没做足。。。
接着说下,临海这个盘子具体该如何选房的问题,毕竟我之前还真就实地看房n次+思考纠结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熟了。
如果只是浅层的排序不同户型好坏,这只要把户型图拿出来,拿下楼栋落位图对比下就行。。
结论嘛,肉眼可见。。肯定是2和5栋的南向高层要好。
虽然说这地方确实景观面相当不错,但光同户型高低层之间就有15%以上的价差,愣着买高层属实有点肉疼。
南向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顶多也就是可能景观匹配的性价比相对不那么高罢了,长期自住看重景观当成偏消费的决策就好了。
北向的高层价差这么大属实有点血亏,看着好像北向本身采光差日照短,有南山遮挡后问题就更大了,所以高层能规避问题。
我个人(非常主观)实地看的感受而言,北向部分的房源采光和通风都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高低楼层差别感知不明显。
主要是本身北向的日照时间短,楼层高低只是日照时间短和很短的区别,总体上都不建议抱啥期待,选高层并没有解决这核心问题。
景观面上,低层靠近下方树木看着还蛮舒服的,反倒是高层因为山体石头多有点光秃秃的单调感。(1栋能看深圳湾的城市景观,2栋够呛)
延伸到具体户型的选择上面,首先先搞清楚自身偏好,到底要南向还是北向的户型。。
更直接点应该是看对朝向是否敏感,不然类似户型只是朝向这一点,近百万的价差,太难拒绝了。
如果是一定要南向,2栋和5栋之间,主要差别在于户型格局,以及朝向有点略偏东和西,这个看综合偏好会好点,本质差的不大。
实际的选择中,如果买2栋,得考虑到楼下的旧改影响,以后可能要盖70米高楼,25层以内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2栋建议往高层关注会好些,能接受低层的情况下推荐5栋。
若是能接受北向,极力推荐2a02和2b01这两个可以做四房的户型,功能性的优势,在以后二手的表现,一定会有显著帮助。
这两户型的低楼层(6以上),也是我个人觉得性价比最好的区间。
236平这户型实地去看的感受是真心不错,但这次单价都在14以上。。有点贵了。
如果不是非得整现房,感觉去搞深铁懿府三期会好点吧,上次一起开盘的市场反馈来说,比临海要好。
关键同样是大户型景观、户型、地段、产品也没见的更差,价格也才十万出头,性价比的层面,简直吊打。
大概率10-11月左右开盘,那边套数多,也不难买。
估计最终会冻资和参与选房的人,不到三百个,北向部分剩下的劣势房源,压根就没有纠结的机会。
临海揽山这地方,本身和玺家园就是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产品,连价格段都不重叠,明确好自身需求,对号入座看那边合适就完事了。
1,236平的户型,价格超14w了,略贵,可以观望深铁懿府三期的情况。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