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认真写了几个月,留下近百篇原创文章,混到几万读者。
如今更新节奏和频率慢慢稳定下来,算是正式进入轨道。
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认识我及方便推销业务,感觉很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我是干啥子的。
一、
行业内其他大佬动不动就是:
横跨十几城,买房几百套,看房几千套,建仓上万平,通晓古今中外,全知全能,早已财务自由。
不忍人间疾苦,闲暇之际特地下凡普度众生,成功帮助万千购房者置业安家,如今咨询服务只需xxx元,不要不识好歹赶快抢购。
实话说,我的想象力有限,能力确实远不及大佬们,气势上被压得死死的。。更没有如此的胸怀格局。
以前的履历要按友商标准来个高情商版本也不是不行,就数据有点太吓人,这种财务自由来得太快没啥意思,更没那必要。
甚至自己都看不下去,所以换个实在点的方式来跟大家交流。
二、
我这人投胎给的牌太差,在深圳只能被动选业务开局,房产和信贷居间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苦逼活全都干过,后面偶然进了个小国企躺平。
兜兜转转加起来在这行干了快十年了,基本啥都懂那么一点,打工时混了一身比较不错的专业功底,遇到专业争议问题时,身边都基本除了官方就能以我为准那种。
虽然是个90后,自称“老师傅”应该不过分。
前东家算是深圳最大的房产媒体平台,啥都好就是有点闲,日子是不亦乐乎中缺乏挑战。
前几年疫情导致工作变得更加不饱和,感觉深圳房产kol看着又多又卷,认真在写内容的且不到一巴掌。
于是顺着我行我上的原则,拿同事们打王者荣耀的时间,摸鱼写了下微博。
因为底子比较扎实,有点强迫症和理想主义,凭着内容质量拼刺刀硬刚,半年时间就混了几十万读者,理总退休之后,该平台内也算个深圳头部。
三、
正常剧本到了这步,肯定就得考虑商业化的问题,这个也没啥好含蓄的,我写微博的初心,就是很淳朴的想拓展点多元化的收入,就是搞钱。
《房产自媒体如何搞钱》这篇写了点个人的行业理解,被动和主动下,选了条最复杂也是最合适我的——付费咨询。
去年房地产还健在,我也没过气的时候,收费虽不高,但利薄多销,咨询用户每月轻松过百,日子充实感觉也挺满足的。
到了今年每月只能几十个,勉强能讨生活。
这行情下,也不算差吧,多出来了时间,正好能做点事情。
比如防止鸡蛋在同个篮子的风险,开了个公众号,算是在微博短频快的基础上,做的新的深度内容线。
顺带搞了个网站和小程序,延伸了全景vr(深圳全新房)和数据查询(挂盘、成交、使用率)两个实用工具。
四、
有可能又开始嫌日子太舒服,皮痒,给自己挖了个新坑。
几个月前多了个新的名额,一顿头脑发热的sb决策下,顺带加了套,多了一千多负债。。。
然后我又开始努力了。。。这也是这个号开始日更的原因。
所以回到开头的话题,俺现在就是干房产自媒体的,目前业务就是科学的购房咨询。。(下篇做下具体介绍)

深圳购房交流群
在“微信”中打开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