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到处都在讨论,光明这边的龙头盘——龙光玖龙台,最新有套成交单价仅六万。
这价格比起之前七八九万的高价成交,有着强烈反差, 似乎跌的有点离谱。
关键爆料的人还是这个单子的经办人,还不能说人家是假数据。
然后似乎当地业主们有点方,担心信仰裂开,基于爆料人说单子代办交易的特性,纷纷在各个公开场合澄清。
但吃瓜群众不认账, 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指出这套说法及各种可能性的bug。。。
但好像没人提到过,已知单子和代办性质是真,也就是双方协商好了,再找的罗中易交易。
这种情况下的成交数据,不管是不是兄妹、亲戚、对敲等情况,用来佐证暴跌也有点不太合适吧。
上周我发了这么条微博,讲了下玖龙台暴跌事件的过程,顺带提了个关键要点:
作为代办单,房子都没流到公开市场上,用来佐证暴跌是不是不太合适。
结果这条微博的活跃度出乎意料,评论区的画风也是无比惊奇。
大多意思似乎都是,我不管,我不听,我就是觉得这这地方不值这么高的价,六万我还嫌贵呢,这地方就是暴跌了,房价药丸,吹毛线。
我补了句,就是论事很难吗,结果还是一堆鸡同鸭讲,后面评论区也懒得看了。
我算是明白了,前几年光明热嗓门大,颇有把龙岗按在地上摩擦,脚踩罗湖,拳打龙华,叫板南山的气势。
这么个新区就如此嚣张,早就大把人看着不爽了,以前势头猛骂不过,但现在行情下来了,舆论导向没那么友好。
到底成交是不是真的, 数据的构成有没啥问题,能不能佐证市场波动,这些压根不重要。
人家单纯只是想着没落了踩一脚出口气罢了,讲道理有毛用。
首先哈,我对光明的印象也不算好,最近写了两篇相关文章,光明的未来能否光明(上/下)。
里面的中心思想就觉得这地方,产业升级肯定无望了,以后就是个睡城。
但作为睡城比起同价沙井、福永、石岩、观澜等地,区域面貌和居住环境的优势尤为明显,只是以后的通勤会有很大的隐患。
其次作为为数不多手里有自建二手成交数据库,且定期还在分享数据的kol,对行情自然也很敏感。
我也认为深圳楼市现在是史无前例的低谷,光明的房价也跌了,不太可能再保持之前的高位。
不过这些应该和我前面说的:”作为代办单,房子都没流到公开市场上,用来佐证暴跌是不是不太合适。“并不冲突。
玖龙台现在和深圳绝大部分楼盘一样,成交不太活跃是真的。
上图能很直观的看出,20-21年市场还比较正常那会,成交频率并不低,稳定在7.5-8.5w的区间。
直到21年八月之后,市场开始急转直下(为啥市场凉了),也跟着大盘一起往下跌了。
所以之后有了这两套案例(都有真实合同对应且没有高贷的可能):
如果有长期关注市场的人应该多少都晓得,深圳跌的比较多的时间大概就是去年的8-12月这段时间。
之后的交易量虽然很低迷,但现在和去年底那会的价格,只要不是特别拉胯的楼盘(放到20年前成交也很不活跃)或优质学区房,价格上基本没啥太大变化。(这点没啥好吵的 大多人又不是眼瞎)
所以说白了,21/12和22/4这两套,会比较接近目前市场的真实水平,这个楼盘现在的市场价,大概就是七块钱左右。
很显然,肯定会有人好奇。。有这预算,为啥不买附近的限价新房,便宜辣么多。
如果所有人买房都只是性价比作为最高优先级,现在的二手成交量应该小于一百套才科学,但市场就是如此多元化。
有部分需求因为各种原由只能买二手,无法把新房作为替代性的选择,这个疑问推荐看下。(魔幻无比的深圳楼市)
如果只是在二手市场横向对比,玖龙台这两套的成交价,就不会那么难对比了。
就比如看看同样的关外近远郊今年成交7w以上的一些楼盘。
题外话,今天传闻,玖龙台这边新成交了套2d3301,含税950成交的,折算单价也快八万了,麦氏业主因为装修问题进入业主群透露的情况。
有人觉得在这个时刻来得太巧了,但看业主群聊天的情况,这套房也确实在装修。
有个说法是从kfs手里买的保留房,我之前了解的行情确实是这个价,玖龙玺确实也有类似骚操作,差额老高了,很接近市场价。
不过我查了下住建官方的备案,并没有这套房的现售记录,可以排除这个可能性。
通常吧,只要是二手房市场进的货,在主流中介机构成交的,数据迟早会出来。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