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科普下,在看房时遇到户型图,如何对其构建清晰的概念,了解其中的好坏优缺。
首先是基础知识,本来想找素材画下图,但发现房小团这边有现成的,还做的蛮清晰完整,就直接引用了。
上面的知识点基本没看出啥问题,就朝向这块可能在深圳这边,因为气候和方位问题会有一定争议。
比如东南和正南之间谁是大哥,东西之间优略之争,不同人的生活经验下会有不同的说法。
就是正常买房是按房产证上建筑面积来算价格,而上面的官方套内面积,考虑到房企可能会“偷面积”不一定准。
所以套内面积要看交付后屋子内实际可利用的面积有多大,然后再除以建筑面积,就是户型使用率。
户型使用率的越高,则代表着空间利用率越好,也就越划算。
这块的看法和算法,之前写过两篇《新房户型使用率特别差吗》,建议可以作为延伸阅读参考。
就是同样的面积下,户型如何实现更好的功能,更好的满足居住需求。
说着有点绕,其实由于客餐厨卫阳台是必备标配,只用看在基本的功能分区和朝向/格局没啥毛病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更多房间。
按理来说,前置条件得是屋内面积更大才能实现,好像和使用率一个意思。
但其实。。。也是可以把其他功能区间缩小,来放大房间数的权重来实现,所以要和使用率分开看。
在以前这个概念,估计得被骂死,毕竟这是牺牲了整个屋子的空间感和舒适度换来的,似乎是把双刃剑,利弊并存。
但最近三五年,明显能感觉到,同样的套内面积下户型功能性更好,市场接受度更高,功能性的权重明显要高于空间感和舒适性。
原因嘛。。房价高了,够住才是最高权重的第一述求,然后是独立书房也成了很多人的奢望。
别看延伸概念这么多,其实判断户型好坏贼简单,甚至有些特别无脑的算法,绝大部分时候直接套上就完事了。
同样建面,在基本功能性(餐厨客卫阳台)没啥毛病,格局不是乱七八糟的情况下:
只不过知道户型好坏,并不意味着在选房时一定是挑着最好的户型选。
因为无脑择优的前提得是项目定价科学合理,不同房源之间性价比平衡或优势房源价差不大的情况下。
不然还得考虑到,很多新房的定价,说一分钱一分货真就有点扯蛋。(延伸阅读 新房选房的逻辑和思路)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暂无评论内容